• <dd id="yocyw"></dd>
    <nav id="yocyw"><nav id="yocyw"></nav></nav>
  • <nav id="yocyw"><nav id="yocyw"></nav></nav>
  • <nav id="yocyw"><nav id="yocyw"></nav></nav>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主辦

    業務范圍:蓄電池檢測、標準制定、《蓄電池》雜志、信息化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動力電池回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必答題

    作者: 朱昌俊 來源:中國經營報

    據公安部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達到1001萬輛。有報告表明,我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上的動力電池已經迎來了退役潮。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新能源車報廢,這些電池該怎么處理,誰來回收?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更換、回收話題,實際上在前幾年就引發了不少關注和討論。但彼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處于剛起步的階段,這個議題還帶有一定的“超前”意味。現在,隨著我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迎來退役潮,電池回收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

    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的價格往往占到新能源汽車總價的3到5成,當它出現容量衰減需要更換,或者整輛車需要報廢時,動力電池其實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價值。這是它能夠被回收的前提和基礎所在。通常,退役動力電池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通過處理繼續被梯次使用。去年8月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就提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后,一般仍有一定的剩余容量,這雖然不能再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但卻可降級用于儲能、備電等場景,實現余能的最大化利用。比如,可以通過拆解重組,將它用于電動車。據媒體報道,在湖北武漢,部分外賣小哥,已經用上了裝備有“梯次利用電池”的電動車,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二是,退役電池中含有鈷、鎳、鋰等多種金屬材料,它們價格很貴,通過恰當方式提取后也可實現資源的再交易和再利用。

    正是因為退役的動力電池仍有著較大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它的回收完全可以成就一個新的產業。這方面,國家層面已有相應的引導。如工信部最近就公布了全國1萬多個動力電池回收網點。這為電池回收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不過難點在于,回收網點雖然有了,但退役動力電池在殘值評估標準、梯次利用規范、溯源管理等諸多方面,都依然處于起步摸索階段。甚至,用戶對動力電池回收的意識,也還有待提升。

    以梯次利用為例。拆解重組退役動力電池的企業需要哪些資質?重組后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再次投入市場?合適的商業模式是什么?這些方面如果沒有一套清晰的標準,并建立相應的規范機制,就很可能引發市場亂象,帶來公共安全及環境風險。同樣的,對電池回收的溯源管理之所以重要,也是要防止因為不當回收而造成退役動力電池在再利用的過程中放大環境風險。而還有一些用戶根本就不清楚動力電池可以回收,這不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也容易助長“投機者”。因此,動力電池的回收體系雖然目前已初具雛形,但從市場發育,到機制、規范的完善,再到社會觀念的與時俱進,都還需要一個過程。

    從長遠來看,隨著相關標準的持續完善,回收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市場發育的更為充分,應該不必過于擔心動力電池回收的問題。但關鍵就在于前期的探索階段要做好過渡。應該看到,目前雖然迎來了第一批動力電池退役潮,回收需求快速上升,但新能源汽車的社會保有量較之于傳統汽車仍明顯偏小。這使得一些有著技術和設備優勢的大企業,尤其是電池企業,目前對參與動力電池回收的興趣與動力嚴重不足。由此就導致回收的規范性和效率受到明顯影響。如有業內人士就指出,成熟企業目前對廢舊電池中鋰的回收率已經能夠達到90%。但它們目前參與率不夠,使得至少一半以上的廢舊動力電池依然是被小企業、個體戶等收走,從而大大限制整個行業的回收率和回收規范性。此現狀下,是不是也要考慮像最初對新能源汽車那樣,給予電池回收企業一定的補貼激勵,值得考慮。

    應該看到,與傳統汽車的報廢、零部件回收相比,新能源汽車的報廢和電池回收,除了目前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另外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區別。那就是,動力電池回收和再利用對于環保的要求非常高,并且也對外部的規范依賴性更強。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之所以成為新的風口,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被認為較之于傳統汽車更節能、更環保。而若電池回收環節不能做到足夠規范,便可能產生較大的環保風險。有專業人士就指出,如果電池處理不當,會導致不可逆的環境污染,比如對土壤、對水系,以及相關的處理過程當中產生的二次污染,都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損害。而這影響的將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價值基座。

    因此可以說,動力電池回收是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講,它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道必答題。這道題答不好,就很可能影響到全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同度。對此,從上游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車制造者,都應該對如何促進動力電池的高效、環保回收,有更多的思考和參與。同時,相關產業政策在結合現實的基礎上也應該加速完善。

    當然,目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處于快速變革、更迭的階段,退役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的完善,也必然需要一個過程。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我們建立動力電力回收技術、產業優勢的一個不錯的窗口。若能夠早點行動,抓住機會,在動力電池回收上,我們或許能夠構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而這,也實際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部分。


    分享到:
    亚博游戏官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