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解讀
從長期來看,回收占據電池材料和生產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使動力電池的發展具備持續性。
全球的電池回收行業都還處于起步階段,由前特斯拉CTO JB Straubel 創立電池回收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個廣泛的合作網絡,目前已在內華達州的工廠每年回收約6GWh的鋰離子電池(電池來自消費電子產品),Redwood 也從松下在特斯拉內華達工廠不良電池中回收材料。
從目前來看,Redwood不光覆蓋了福特、沃爾沃、豐田和大眾集團美國(含奧迪),這家公司有著極其強大的想象空間。
▲圖1.Redwood Materials的合作關系
目前美國的回收渠道,都是通過汽車企業的經銷商網絡來收集報廢的電池和材料,對報廢電池包裝并送往內華達州 Redwood 的工廠進行回收。
▲圖2.美國電動汽車保有量
Part 1
投資和展望
我其實覺得Redwood Materials有點可疑(和Elon Musk沒關系我是不信的),這個企業的發展曲線是美國最懂電池和最聰明的資本合作。
Redwood Materials創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內華達州。2019年JB Straubel從特斯拉離職,專注于Redwood Materials的運營工作。
而這個融資歷史如下所示:
▲圖3.Redwood Materials 融資歷史
2017年完成了2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2020年,Redwood Materials完成了總計4000萬美元的第一輪融資,投資人包括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 和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2020年,Redwood Materials又進行了第二輪融資,總計2億美元,投資人來自Amazon、 Capricorn、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2021年7月,Redwood Materials宣布完成7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 Rowe Price、Baillie Gifford和Fidelity,估值達到37億美元。
2021年,福特投資了5000萬美金。
從整體來看,這家公司目前回收6GWh的回收廠家,在美國這個電動汽車發展早但是沒做起來的地方實現了一次布局。也就是說,目前的大部分消費電子回收,來自亞馬遜和松下,通過將消費電子垃圾分解成粉末狀,通過化學品進行處理,然后作為原材料再送回供應鏈。
▲圖4.美國的電池材料
2021年8月Redwood把內華達州卡森市的150,000平方英尺的回收設施擴大三倍,并在特斯拉和松下在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的 Gigafactory 附近購買了100 英畝的土地,共同運營。2021年9月,與韓國L&F(電池材料制造商)簽署一項多年協議,將在一家新工廠使用其提供的設計和制造技術來制造電池陰極。
▲圖5.L&F給Redwood提供技術(回收料再利用)
從大邏輯來看,Redwood一開始就想著要做正極材料,在2025年通過回收把美國之前積累的鋰電池廢料作為資源,來滿足生產100GWh的材料,隨著美國的電動汽車逐步上量,通過拉高產能在2030年時將汽車產量與提升到500GWh,也就是說美國這邊想的是把動力電池和消費電池材料作為永續使用的開始,建立一個完整的循環體系。
▲圖6.Redwood的目標
而后續通用汽車、LG能源和Li-Cycle合作,本質也是這個邏輯,把美國固有的鋰電池收回來作為動力電池材料的一部分。
▲圖7.Li-Cycle的參考路徑
從目前的回收方法來看,大家有共識的部分效率在提高,而下一代的電池材料工廠確實在往大規模化工的方向在走。
▲圖8.回收方法
想要拿到黑粉之后的處理,這里就是比更高的效率。
▲圖9.黑粉的處理
Part 2
討論和思考
我覺得目前歐洲和美國,在構建自己的電池產業的時候,想得比較多。從一開始他們的起步就是構建大企業的邏輯。
能夠做動力電池的企業是比較少的,從中日韓采購設備。
一開始就構建完善的回收網絡和法則,構建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從2030年來看可能動力電池需要使用10-15%的回收料。
在海外,南美、東南亞、澳大利亞和非洲構建電池材料的資源庫。
我們可以這么說,其實從目前來看,整個電池生產和材料加工,出現了同質化,也就是說可能存在一定的后發優勢。我買更高效率的設備,全世界招募電池科學家、電池設計和工藝工程師,然后逐步放量。從技術路徑來看,歐美也有兩條路徑:
磷酸鐵鋰:和我們國內的考慮不一樣,由于回收的情況,鐵鋰的綜合成本未必低于高鎳。
高鎳:這個主要靠之前存在電池廢料來支撐一部分,將來形成循環的體系。
從中國目前的數據來看,也是做了大量的回收,但是玩家比較多,大家都能收,從一開始就是散的局面。
6月廢舊三元共回收17,032噸,廢舊磷酸鐵鋰回收8,316噸,廢舊鈷酸鋰3,684噸。6月共回收鎳3,001金噸,鈷4,093金噸,鋰1,077金噸。
6月共回收得到工業級碳酸鋰2,800噸,電池級碳酸鋰1,997噸,粗制碳酸鋰1,185噸。
▲圖10.中國當前電池回收狀態
小結:從長期來看,回收占據電池材料和生產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動力電池的發展其實是具備持續性的,就是在國內怎么構建一個可控高效的體系,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