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遠景AESC/輝能/蜂巢電池創新技術追蹤
補貼退坡與市場競爭加劇雙重疊加效應助推動力電池技術革新。
2019年,國內外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出現了多個創新性的變化,助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和成本降低,體現了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趨勢。
總體來看,動力電池技術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芯尺寸、模組結構和PACK設計優化;二是電池材料體系優化升級;三是物聯網技術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四是固態電池產業化加速。
與傳統電池包相比,新型電池包技術的出現表明當前動力電池市場正在從此前的傳統走向創新,從混亂繁雜走向有序集中,從政策推動向市場導向過渡。
與此同時,新型電池技術也體現出電池企業之間的技術差距,或將加速行業洗牌,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
此外,主機廠也在不斷施加其在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方面的影響力,整車正向開發的需求愈發明顯,從而給電池技術發展產生正面影響。
不過,新技術的出現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隨著主機廠對電池性能和降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電池企業在加快研發電池新技術和商業化方面必須更加謹慎,否則可能會因技術激進缺乏足夠驗證而“引火燒身”。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2020年補貼退去,日韓電池企業的技術方案將會逐漸滲入國內,主機廠也在研發新型電池技術,未來動力電池技術將會呈現多樣化競爭,而一些技術領先的電池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
為此,高工鋰電梳理了2019年動力電池領域出現的一些新技術,且看下文:
1、寧德時代:CTP技術全球首發
在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Cell To Pack),省去池模組環節將電芯直接集成到電池包,與傳統電池包形成明顯差別。
寧德時代稱,由于省去了電池模組組裝環節,較傳統電池包,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了15%-20%,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了50%,將大幅降低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
同時,得益于內部結構的化繁為簡,CTP電池包能量密度較傳統電池包將提升了10%-15%,可達到200Wh/kg以上。
9月,寧德時代與北汽新能源攜手打造的全球首款CTP電池包在中國藍谷正式發布。全球首款CTP電池包將搭載在北汽新能源EU5車型上。
10月,寧德時代與大眾(拉美)卡客車公司(VWCO)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寧德時代將為VWCO提供采用CTP技術的全新磷酸鐵鋰商用車標準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
2、遠景AESC:EnOS?操作系統賦能動力電池智能化
4月1日,遠景集團正式宣布完成對AESC及其全球基地的電池業務的收購整合,成立動力電池公司遠景AESC。
當前,遠景集團推出了全球領先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并將其在智慧樓宇、智慧城市、動力電池業務等場景延伸。
10月22日,遠景科技集團在北京召開技術創新日活動,遠景AESC闡述了如何利用以智能物聯突破動力電池性能與應用邊界,利用網絡協同打造更多智能場景,并讓電動汽車參與到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統。
遠景AESC介紹,通過在動力電池系統內部搭載帶有感知功能的芯片,可以全方位提升BMS場景辨識能力,實現網絡智能下的主動安全。
同時,具備強大邊緣計算能力的BMS系統能夠實時檢測嵌入在模組中的各種傳感器信號,如加速度、形變,及早檢測電池異常,做到對電池潛在安全隱患的主動預警。
基于EnOS?操作系統的電池大數據管理系統,BMS還將會主動與公共數據(例如氣象、交通、電力設施等)、駕駛行為數據、充放電數據,SOC/SOH等多維度數據進行機器社交和網絡協同,不斷優化控制策略。在提升電池健康度以及壽命的同時,實現對電動汽車財產以及車主生命安全的保護。
基于EnOS?操作系統,讓新機器時代的電動汽車成為移動的個人儲能裝備,吸納更多清潔能源。通過與戶用儲能相互協同,參與家庭能源管理,讓電動汽車成為家庭備用電源。
在生產制造環節,基于機器網絡的智能協同,可以提升電池生產效率,減少次品生產。
借助EnOS?強大的機器網絡系統,可以實現電池狀態的全方位監測與分析,確保每一塊電池的數據完整性,精準辯識電池生命狀態,最大程度簡化電池檢測篩選工序,以最優成本完成電池在全生命周期末端的原材料循環利用。
3、輝能科技:固態電池產業化加速
2019年,中國臺灣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加速推進其固態電池產業化。
輝能科技于2013年已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先后發布了FLCB、PLCB、BLCB三款產品,早先主要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FLCB就是用在該領域)。近兩年來,輝能加速在新能源車領域做重點布局(目前其PLCB和BLCB固態電池均為第一代氧化物類固態電池產品)。
當前,輝能科技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的產品為MAB固態電池包與模塊技術。MAB 是指Multi-Axis BiPolar+,是輝能基于其固態電池而自主研發的多軸向雙極技術。
據了解,輝能科技通過內部串并聯,電芯可以組成一個大的復合式電池芯。它節省掉外部串聯所需的打線、金屬柄或金屬棒等,既降低阻值,減少發熱問題的產生。
3月21日,輝能科技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合作初期將面向儲能應用的固態鋰電池,輝能科技提供生產許可(類高通模式):授權能量密度約240Wh/kg的固態電池電芯生產技術與南都電源,并提供生產所需之核心設備與材料,并協助建廠規劃與指導,使南都成為輝能在儲能市場獨家授權伙伴。
4月,輝能科技與天際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對于固態電池生產技術的授權計劃達成共識。
8月22日,輝能科技和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打造采用輝能MAB固態電池包的樣車為短期目標達成共識。
9月20日,輝能科技與愛馳汽車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現階段雙方將著重在輝能MAB固態電池包與模塊技術的聯合研制與優化,及針對MAB電池包開發的先進智能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4、蜂巢能源:方形疊片工藝+四元及無鈷材料電池
7月9日,蜂巢能源在保定召開主題為“領創疊時代 守護芯安全”的品牌戰略規劃及產品發布會。在發布會上,蜂巢能源發布了無鈷材料和四元材料兩種材料體系的新型電池。
其中,無鈷電池主要聚焦降成本,蜂巢能源宣稱其無鈷材料性能可以達到NCM811同等水平,材料成本降低5——15%,相應帶來的電芯BOM成本可以降低約5%。
實現的技術路徑有兩個,一是摻雜無未成對的電子自旋的特定元素,減弱電子超交換的現象,降低Li/Ni混排,提高電性能;二是摻雜M-O鍵能大的元素,減緩晶體在充放電過程的體積變化,穩定結構,提高循環壽命和安全性。
同時,蜂巢能源開發出四元正極材料,并基于該材料發布了全球首款四元材料電芯。
據了解,蜂巢能源開發的四元材料,主要是在NCM體系的基礎上摻雜Mx,Mx摻雜會使一次顆粒之間的邊界強度增強,因此會減少在有害的相轉變過程中微隙的形成。使其循環性能優于NCM811材料,同時能實現耐熱更好、產氣少、安全性更高的特點。
此外,在技術方面,蜂巢能源還展示了其以方形電池高速疊片工藝量產的NCM811電芯。蜂巢能源介紹,傳統疊片工藝為每片1秒,而蜂巢一期產線已提升至0.6秒/單工位,二期可實現0.45秒/單工位高速疊片,并且正在開發0.25秒/單工位的超高速疊片工藝。